他每天清晨五点半准时出现在这条滨河步道上。最初只是医生建议的康复训练,如今已成了雷打不动的仪式。
深秋的梧桐叶在脚下沙沙作响。他的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,步伐稳定得像节拍器——左脚,右脚,左脚,右脚。这位曾经的马拉松跑者,因膝盖重伤告别赛场后,成了最执着的步行者。每一步都让他想起赛道上的荣光,每一步也都提醒着他与过去的距离。
但今天有些不同。前方有个踉跄的身影,是常碰面的那位老人。他快步上前扶住即将摔倒的老人,就像当年在赛道上扶起摔倒的对手。
“谢谢。”老人站稳后微笑,“我看了你很多比赛。”
原来这位不起眼的老人,竟是三十年前的竞走冠军。两个时代的步行者并肩走在晨光里,一个教会另一个如何调整呼吸,一个告诉另一个如何享受过程。
他忽然明白,体育精神从不局限于赛场。这位老步行者让他看见,对运动的爱可以如此绵长——当不能再奔跑时,就走;当不能再竞技时,就用脚步丈量每个清晨。
河面泛起金光,新一天的步行者陆续出现在步道上。他调整了一下并不存在的号码布,继续向前走去。速度变了,形式变了,但向前的心从未改变。